书号:11606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第 1 章
A- A+
    一切的一切还要从那个滑雪小镇说起。

    巴黎、布鲁塞尔、慕尼黑,连续出差近一个月,又是许多年没来过的欧洲,任周在思身体再好、精力再旺盛,也不得不抽出一个周末,拎着雪板直奔瑞士去了。

    圣诞假期,采尔马特聚集了全世界各地的有钱人。

    人是坐火车上来的,心是留在了山下停车场。

    一排排的劳斯莱斯迈巴赫,库里南五门全开张牙舞爪,大G闪闪发亮,挨着旁边的幻影,像极了保镖。

    此情此景,周在思不由想到了她的宝贝儿子陆巡,那般英勇,耐造,为国捐躯送修多次,若是能突然变成幻影该多好。

    呃呃,不行,油耗太高。

    瑞士近法国,语言相通,地理位置也方便,年底大家都纷纷休假,四处可见的养马人,各种型号各种颜色的Birkin,加上雪具,少说也得有个二十千克。

    周在思颤颤巍巍地想,这年头,买包还附送健身房服务。

    然而到了山上,雪镜一戴,就什么都记不得了。冰川天堂线直达顶峰,连绵不绝的阿尔卑斯,错觉般触手可及的马特洪峰抬眼可见,头顶盘旋着的滑翔伞红白相间,越过河穿过山,夜晚便会亮灯,如同天空最亮的星,孤独而永恒,飘荡着,探索着宇宙的极限。

    是了,奥地利红牛——从不养闲人。

    比起北美,欧洲要暖和许多。早晨起来干燥清爽,无痕粉雪应有尽有,全程滑下来未见冰面,只觉松软开阔。趁着道内人不多,周在思热热身......

    直接下野了!

    欧洲雪场由低到高一般分为绿、蓝、红、黑,双□□。前些年采尔马特将双□□标为黄道,这条道人烟稀少,难度最高,危险值爆表。

    然而周在思滑的是道外。

    马特洪峰三千米以上的能见度很低,雪道虽宽但落差极大,先下坡再上坡的地势犹如天然大跳台,一个不慎就会消失天际——这里没有防护网。

    雪杖加速,锋利的刀刃与埋在雪里的石块进行碰撞,超高速的摩擦带起火花又瞬间湮灭,滑行者对此毫无所知,只知道蹲在板子上快乐爽冲。

    半小时后,经历了几个长缓坡,就到了勤勤恳恳务农滑蘑菇的阶段,道内道外都一样,遍地大雪块,随地大小跳。

    水汽变多,周在思微微直起身,手指掏进雪镜擦了擦,结果发现丁点用没有,这特么就是雾,还是大雾!

    再怎么天气晴朗也抵不过三千米的海拔。

    采尔马特全山相通,到了下午,周在思滑滑停停,钻来钻去,先是给单板美女无偿拍了丑照,转身就看见三四个双板撞成十字路口,于是二话不说又开始闷头帮人捡装备,手上捡着,冷飕飕的风打在身上,身后的双板悄无声息一个接一个的咻过去,没一会儿,腿都有点软。

    上午还觉得自己简直不要太牛逼,能和太阳肩并肩,结果太阳一出来,机压没了,雪也烂了,沟沟壑壑,头脑发懵,周在思摔得胆战心惊直冒汗,再绝美的风景都散光。中途找了个大树枝子坐下,看着眼下一溜的熊掌印,犹豫了下,还是掏出兜里冰凉的三明治火速开吃,边吃边看地图,反复确认过后,开始往红道的方向走。

    采尔马特她不是第一回来,但是采尔马特的红道她一直有阴影。第一次来下了缆车就一路冲,限速八十她硬生生冲到九十,一旁的朋友都惊了,问她是不是人肉法拉利。要不是运气好没被超速小警察抓到,周在思估计当场就要喜提一张天价罚单。

    控速后又是放直板,因为急转弯后紧接着就是一大段平直连接道,悬崖峭壁上的雪道,蹬坡太费体力。

    减速又会被后面的大佬铲飞。

    这次的背山道气温低,陡坡上全是冰面,激情褪去,理智回归,红道看着都有点发黑。周在思压根不纠结,赶紧一屁股坐着梭下山了。

    傍晚四五点钟,游客陆陆续续收工离开,周在思脚边搭着雪具,正对着窗外灯火通明的城市夜景发呆。

    一幢幢覆了雪的小房子,柔和的金色灯光笼罩着彼此,看不清里面是否有人,但一定有,不然远处的马特洪峰便不会岿然不动。慢慢地,半山腰处的点点绿影变得蓝了些,灰了些,最后又淘成了黑。

    原来她错过了日落。

    难不成也错过了火车?!

    隶属LHW,蒙特凯尔文宫殿位于采尔马特中心地带,看起来其貌不扬,价格却是独树一帜,可以说是全村最靓的仔。更别说不远处门童牵着两匹油亮亮的高头大马,屁股后面载着数十个行李缓缓走来,目不斜视,威风极了。

    等等......

    马车?

    马车?!

    周在思愣住:这年头,有必要用这种交通工具吗?

    那要工业革命干嘛使呢?

    周在思觉得有趣,但山脚下又莫名和谐,想了想,机智地对着酒店和自己拍了张合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