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5年12月25日7:10,正和秦翎洋一起,为三方联合会议做准备的梅兰达,收到了托科发来的整编计划。
她快速浏览了一遍,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
第一舰队最强的两只陆战劲旅,翔凤第二特种大队和翔星第四特种大队官兵,都因坠入木星大气层而下落不明。
这两支部队的骨干,正是最早由韩呈栋与魏博文亲手训练出的第一批陆战精英。
当年,埃里克森可是费尽心思,才从海明威手中将这两支部队调入麾下。
他当时的目的,就是增强翔星和翔凤的战力,以边缘化翔鹰与翔隼。
毕竟,阿罗德和梅兰达都是纳斯齐将军旧部。
而埃里克森向来谨慎,又怎会轻易信任这两位对他并无太多敬意的高级将领?更何况,彼时,老第一舰队腐败成风……
其实,在梅兰达看来,托科和阿罗德之所以能明争暗斗十年,与这位老谋深算的埃里克森总指挥官的放任不无关系。
只要二人的争斗,没影响到木星试验场的建设进度,他乐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他们互相盯得越紧,作为总指挥官的他就越轻松。
不过,和满腹怨气的阿罗德不同,梅兰达来到木星时已经心灰意冷,对权力之争毫无兴趣,只求平稳过渡,安然退役。
出身战斗部队的阿罗德与托科,并不擅长冗长繁复的工程事务,对各类细致活计更是避之唯恐不及,能推则推。
而梅兰达拥有丰富的深空探索与后勤建设经验,正好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很快,她就几乎承包了试验场与飞翔之城建设的所有“杂活”:回收设备、清理航道、拖曳陨石、运送登星人员……
因此,在第一舰队的职责分配中,翔凤与翔隼主要承担安保任务,负责巡航与传感器布设;
翔星与翔鹰则负责与851研究所科学家和工程团队的协同配合,承担了高达八成的联合任务。
所以,今后兴建木星居住点,梅兰达的工程部拥有最多资源。
但,她的部队,战力不强——尤其是陆战队。
.
梅兰达调出了王明远的第五特种大队名册。
在这份整编计划中,托科将军提出,希望她解除王明远的第五特种大队卫戍851研究所的任务,并将这支隶属于东方舰队的部队编入第一舰队序列,补充给极度缺乏陆战队员和指挥官的翔凤舰队。
这的确是一个重新调整并补充托科部队兵员的好办法。
王明远是一员不可多得的猛将,且并不像传闻所说,骄横跋扈,有勇无谋。
在851研究所疏散任务中,他能随机应变;在飞跃号拦截行动里,他临危不乱,调度有方;登上翔隼母舰后,与托科和阿罗德和谐共处。
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在军情通报会上主动采用心理安抚策略——就连一向孤高自矜的维克托所长也对这位驻军指挥官赞不绝口。
让这样一位履历耀眼、经验丰富的战地指挥官仅仅守卫已停泊于翔隼舰上的研究所,确实有些大材小用。
但是,如果将王明远与第五特种大队调拨至托科舰队,他便得到了一位实力强劲的副手,舰队战力恢复如初。
她踱步到舷窗前,安全区外,是混沌不堪的木星大气层,一如当前的局势,晦涩不明。
“托科为人精明,善于审时度势。若局势不利,他会隐忍退让;可一旦局势有利,他会不会借势再起波澜?”
“他驻扎在阿罗德舰上,二人会不会因此而争端再起?”
我该如何抉择?
——托科的整编提议,是恢复第一舰队战力的良策,还是令权力天平再度失衡的隐患?
如果选择拒绝这份提案,她还有另一个选项:将这只劲旅直接整编至自己的麾下。
她摇了摇头。
托科之所以提出此议,定是王明远已私下表达了他的意向——他,希望加入翔凤舰队。
而王明远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自然有他的理由。
他和托科一样,皆出自韩呈栋麾下。
而梅兰达和阿罗德,则皆为纳斯齐将军旧部。
不信任,是一方面。
更大的问题恐怕是:王明远——这位据说在翔龙母舰上也只服韩呈栋一人的指挥官,对于她的领导能力,没信心。
.
梅兰达回身望向秦翎洋。
她的副参谋长正头戴脑机接口细细浏览托科的整编报告,面前,是数十份指挥序列排布图,每份图边,是一份战力评估表。
片刻后。
“指挥官阁下,感谢您的信任——让我调阅第一舰队和第五特种大队的军官背景资料。”
秦翎洋摘下脑机接口,将一份指挥序列图和一份战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