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11102

是否收藏本书?方便下次阅读

添加书签
胭脂米粥
A- A+
    “是谁的人孤就不问了。”盛闻道,“即日起逐出宫去,原路送回。”

    “谨遵太子殿下旨意。”金华挥了挥手,两个小宫女随即哭喊着被拉了下去。

    盛闻猜得到这两个小宫女的下场肯定不会太好,他只能尽可能地克制自己不去想,便能自欺欺人地以为她们不会有事。

    今日他心血来潮出去了半日,就有人能立即反应过来,把一个乞丐送到他身边。

    那明日岂不是有人就要把刺客送到他身边了?后日送奸细,大后日直接把敌军送入皇宫好了。

    大雍朝的宫女除了从王公大臣家中的贵女选取,还有一部分是从民间选秀而来。

    前者是后妃预备役,一般都在与自家亲近的后妃身边当大宫女,而原作中的姚谅则是后者,专门干粗活累活的。

    因为沦落民间的皇子宁直十五岁时便中了举人,更是在殿试上被点为探花,入了某些人的眼。

    他们这才意识到十五年前的那个孩子竟然就在他们眼皮子底下过着日子,忙不迭地派人将一切痕迹抹去,屠了姚谅宁直全村。

    姚谅被父母拼命送出村子,恰好遇上皇宫中正在选宫女。

    为了探明事件背后的真相,给家人报仇雪恨,姚谅毅然决然地踏入宫门,去接触这个王朝最有权力的那个人。

    可惜造化弄人,为了防止自己牵连到村子里的乡亲,宁直断了和家人的联系,假称自己已经去世,正拼了命地向上钻营。

    同时痛失亲人,又对彼此抱有着朦胧情愫的两人,便在老皇帝的选秀仪式上碰了面。

    话扯远了,大雍的宫女大多十三四岁入宫,二十五岁年满放出,即使有后妃尤其喜爱的,也不能留在宫里超过三十岁。

    这样年满放出去的宫女大多会得到一笔比较丰厚的遣散费,在婚嫁方面也很抢手,保证她们出宫后老有所依。

    而被逐出宫的宫女就不一样了,不仅没有遣散的银两,在婚姻方面也很受限制。

    在这个年代不比现代,独立的不婚女性很难存活,逐出宫外已经是很重的惩罚。

    “散了吧。”盛闻摆了摆手,“若再有下次,直接乱棍打死。”

    “是。”一群人噤若寒蝉,齐齐叩首。

    待众宫人退去,盛闻才放松了下来,“影随。”

    影随乃是大雍皇帝身侧的龙卫首领,皇帝把他指派给了自己最宠爱的儿子。

    在原剧情中,皇帝怀疑姚谅与他的儿子非其亲生,便命令影随将盛闻那个倒霉弟弟盛闵活活掐死,试探姚谅是否对他真心。

    真心试没试探出来不知道,倒是让姚谅终于下定决心,动手把老皇帝给毒死了。

    “殿下。”影随自房梁上一跃而下,“奴才已经查明。”

    “那人自称是松鹤县的县令屈鸿远。”影随低声道,“据他所说,松鹤县并周边几县均遭了春旱,田地里颗粒无收。”

    “递上去请朝廷赈灾的折子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细查之下方才得知,他的上官为了业绩,将消息隐瞒不报,并将屈鸿远革职查办。”

    “屈鸿远无奈之下,装疯卖傻,靠着乞讨一路来到京城,是为告御状。”

    “…孤知晓了。”盛闻捏了捏眉心,“你既然说他自称县令,又是据他所说…这事并无证据?”

    “是。”影随道,“屈鸿远在进京路上遭强人剪径,所有的证据都已经遗失,他本人也是九死一生,方才逃离魔爪。”

    影随:“奴才斗胆,可要派人去松鹤县查清此事?”

    “查,自然是要查。”盛闻叹了口气,“但不是去松鹤县。”

    “屈鸿远上路时是春季青黄不接的时候,如今都快入伏了。”盛闻道,“一来一回,如果此事为真,等我们查清楚,松鹤县人就要全饿死了。”

    “那依殿下的意思?”

    “父皇是什么意思?”盛闻反问。

    影随回道:“陛下未表示出什么特别的态度。”

    “好。”盛闻一拍贵妃榻,“向少师告假,孤明日还要出宫。”

    ——

    大长公主府。

    大长公主盛静姝育有一子二女,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儿子也在外放做官,身边只有宁直这个义子侍奉。

    “义母。”宁直亲手舀了一碗粥,端到盛静姝面前,“这是今年新进的胭脂米熬成的粥,最是滋补,您多用些。”

    “哎哎,你自己也吃。”盛静姝笑呵呵地接过碗,“你还是太瘦了,得多吃点。”

    “儿子这些年已经丰满许多了。”宁直笑道,“再吃就要变成个大胖子,授不了官了。”

    大雍朝选官不仅要看文章策论做的如何,还要看长相是否端正,那些长得歪瓜裂枣,过于丑陋的人大多连乡试都过不了。

    “浑说。”盛静姝骂道,“我们家直儿,今后肯定是要当探花郎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取消